當我們匍匐在工作的塵土中,金錢報酬并不能和付出畫出等號時,我們以什么說服自己? 我們尋找什么?

人們都說“為了生存而工作”。人要生存下去,沒有錢是不行的。要想有錢,就必須工作。如今工作的主要動機包括“工作是否有意義”和“是否能實現(xiàn)個人理想”。如果工作和自己的理想是一致的,那是最幸福的。
可是,現(xiàn)實中這樣的情況并不多。許多人所干的工作與自己的理想相去甚遠,想跳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那就湊合在公司里干著吧。
常常有人夢想自己買彩票中個3億日元的大獎,這樣就不必辛辛苦苦工作了。但我所考慮的是:若是有了錢,人真的能不工作了嗎?事實未必如此。
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。一個很有錢的人死了,他的兒子繼承了遺產,這筆錢他一輩子都花不完。當時,那個兒子年近四十,在從事科研工作,境況是非常令人羨慕的。然而,那人卻始終都感到非常困惑。
因為他產生了“我與別人不一樣”的感覺。從某種意義上,這恰如對某個家庭主婦稱呼其為“某某太太”或“孩子他媽”。盡管家庭主婦在家里也沒有閑著,但畢竟不同于在外工作的人,總是無法被人們直呼其名。
工作是俗氣的事情嗎?
夏目漱石寫過一本書,叫做《后來的事》,書中的主人公代助是一個資本家的兒子。他受過良好的教育,人也聰明,年近而立,卻仍在啃老。面對父母的嘮叨,代助充耳不聞,因為在他看來,為生活而勞作是低下的。為了五斗米的工作,沒有什么價值——神圣的工作絕不是為了混口飯吃。
知道即便一個人沒有工作,全家也能過活,所以除非找個藝術家那樣不那么俗氣的工作,他是決心不找工作的。
代助閱讀外國書籍,思考深層次問題,買昂貴的香水,全然不知莊稼之艱難,大手大腳,正如經(jīng)濟學家托爾斯坦·凡勃倫在其《有閑階級論》中所說,是一幫“炫耀消費”的家伙。
然而,因為愛上朋友的妻子三千代,惹怒了父母,斷了財源后,代助不得不開始算計過日子了。要讓我說的話,就是那個原來漂在空中的闊少爺,終于未能超越地球引力,回到了地上,如同夏目漱石所寫:“誰都不能超凡脫俗往前走一步!鄙袷サ墓ぷ鳟斎皇遣豢赡苋绱溯p易找到的,很多時候,不得不混口飯吃,還是要回到非玫瑰色的現(xiàn)實中來。也只有這樣,人才會成長。
|